在读完《你在为谁读书》后,我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震撼。脑子里蹦出一个念头:「我要读书!我爱学习!」但不知为何,这种激情又逐渐消退了。我有豪情壮志,却只是三分钟热度。我想把我的想法全部都记录在这本本子上。尽管以后可能不会来看现在写的东西。
我的人生又陷入的迷茫、三分钟热度。最可怕的就是没有了方向,对学习没有了激情。
忽然想到了一个点子:我想在这本书上摘抄一些经典优秀的句子等等。如果都抄在这本子上,还是有点不好吧。我看着这本本子,有一种想要把它全部填满的冲动感。希望这冲动感可以恒温吧。不管我有什么想法,我一定要写进来。这样一是可以锻炼我的写作能力,二是可以在这本本子上抒情。我觉得自己还是看少了书。经常看一些实用类文学书以及资料。
我很迷茫,不知道文理科该选什么。因为我文理都好,在以后就麻烦了,文理很难选科。我的理想是当一个电子技术工作者,熟知电子技术。同时我也善于抒发自己的内心情感,而且文科的成绩都比理科好。也许最好请教一下老师。是要问数学老师钟桃桃好呢,还是问化学老师何军辉好呢?也许应该都问一下,顺便把《你在为谁读书2》也一并带去。
我问了班主任后,内心受到了打击。班主任一点也不重视文理分科。他说:「文理都好就随便选一个,不要去看《你在为谁读书2》上的表格,那都是迷信」。班主任这话一出口,让我觉得他一点也不重视教育,用唯分数理论来批判我。但这就是现实。他只重视分数,不重视学习方法。我只能洁身自好,避免被岁月轮回消磨掉意志走向堕落。我要长期对学习保持激情。
我又把那本书的事情跟班主任说了,还想把我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都告诉班主任。我跟班主任说想建一个学习小组,相互交流学习经验。还要把班上的每个人建得有远大的梦想,并为此不断努力。我觉得这本书最适合青少年了,它把《心理健康教育读本》和《学生生涯发展规划》结合成以小说讲座为题材的优秀励志教育小说,更适合广大的青少年。
我觉得,人不能为读书而读书、为成绩而读书,应当为自己而读书。所以,给同学们推荐一下这本书,让他们有远大的理想、为自己而活、懂得如何做人、如何学习和管理。让我们班上的每一个人都能懂得学习的意义。若老师不能理解我的想法,时代不同,每个不同年龄阶段的人想法观念都会不同。人的成长旅程都是相仿的,特别是伟大的人,他们的心路历程更是惊人地相似。我不是伟人。但经过多年对人生的感悟,我已经知道如何能成长为一位卓越者。少年时,人生的梦想已经开始编织,人生的蓝图已经开始描绘。哪一位青少年不想成为未来的成功者?人生的起点几乎相同,结果却完全不同。要成为卓越者,关键是你是否有决心去为之努力。我也会拼尽全力地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奋斗。只要去做了,哪怕没有实现,那也是值得的。因为我不享受成功的结果。虽然那是甜的,但我享受为成功而努力的过程。虽然很辛苦,但是回味无穷。
晚上问过班主任了,想和班主任谈人生、谈理想。但班主任却说我不务正业,被那本书带着迷茫了。他还说他教了十几年的高中,对这个很是理解。简老师(一班班主任)最喜欢谈人生、谈理想了,但以前教的那一届体育班的学生一到上课就睡觉,谈理想就是放屁哟。他还是很赞同肖佳豪的观点:「我的理想就是能考上大学」。可我心中并不是像他们这么想的。我有远大的梦想。可就是因为初中时候首先看这本书时就迷茫了我一个学期。难道真的是像老师说的那样谈理想就是谈屁吗?那为什么学校要发《高中生涯学生发展规划》呢?我还是比较相信那本书上的观点。老师说:「我们教书其实也就是为了混口饭吃,哪里会有时间去看理想呢。你的理想在那个地方,但是你向着理想发展的路上会偏离航道,远离你的梦想。这就是现实,很少有人会真正地达到自己理想的地方」。
他们都在说我的理想就是空想。但我仔细想了一下,其实理想也是要结合实际的,不结合实际的理想那就是空想。班主任又说:「你别看班上后面那些人下课打游戏,只要上课的时候他们的心思在课堂上就行了。我们教育就是这样,就是要使劲做题,使劲做题。这样才能考出好成绩,才能考上大学」。班主任的话令我很是失望。本来还想和老师坐下来好好交谈交谈的,却被老师的这一席话骂得无地自容。他们都是唯分数主义,其实这也是被中国的应试教育所逼迫形成的。
唉,谁让初中的时候不好好读书,到现在沦落到六中来读高中了呢。所以,这一切的一切,都是我少壮不努力的后果。所以到现在高一还是不努力,以后肯定是上不了大学的。所以我要越战越勇,不能被班主任的话打倒。但要从中汲取现实残酷的经验,为以后定下基础。难道现实真的是如此残酷吗?我不信!我不信!但我又不得不相信。因为我们的班主任就是被岁月磨掉了从前那份梦想,变成了沦为现实的一个教师,一个没有理想的教师。这令我非常害怕老班了,但这就是现实,残酷的现实!班上几乎没有人会有进取心了,变成了只是把学习当任务样的读书。我以后决不能这么的自甘堕落,不能把我的美丽人生摧毁在六中的手上。我要自强!自强!我不相信这个世界是残酷的,我要改变自己、超越自己、不断前进,对自己负责、对人生负责。也许我不应该写出这么伤感的文字,但这却正是我内心的真实写照。
我忽然又迷茫了。到底谁才是真理呢?是那本书上这么说的,还是老师说的?不!我更愿意听从内心的想法吧,决不能因为老师的言语而改变志向。我的内心是强大的,我必须要有坚定的信念、坚强的意志。加油啊,不要为以后的人生道路而烦恼。做好最好的自己,才是最好的。可能真的就像那本书上所说,人的年龄越大,对身边的启示就越是麻木。可能老师和父亲就是对生活麻木了的人吧。我总是觉得,人要有所追求啊。追求高尚的生活,拒绝平庸的生活。我们的最终目的,还不是为了幸福啊。
我一定要在寒假把高一上册所学的知识,特别是理科,都要吃透,做到零漏洞。具体安排可以这样:
- 上午:复习知识、背单词
- 下午:写寒假作业、自己布置的作业
- 晚上:预习物理化学必修二
我终于明白老师为什么会认为谈人生是不好的事了。他说这会让学生迷茫。其实学生没有自控力,不能坚定自己的方向。他说整天谈理想,以后还是没实现。其实学生只是空谈理想,并未对实现理想付出努力。所以,我要好好把握。既然选择了这条路,那么就不能后悔。并且要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,而不是空谈理想。并用承诺一致原则,努力实现理想。因为我的活路只能是这一条。不然,以后终将碌碌无为。
我终于找到了谈理想在六中行不通的原因了。凡是来到六中读高中的学生,大部分都是意志力差、自控力差的学生。就算启发了他们,使他们有了目标,但是没有强大的自控力,谈人生谈理想就没有用。因为他们不愿去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。
未知日期的记录,看内容大概是在九月到十二月之间。就以十月中旬作为日期吧。——未来人注